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蜜臂,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另类人妖,久久精品99国产精品酒店日本,久久久久亚洲精品国产,在线成人精品视频,日本黄色mv,亚洲欧洲三级

企業(yè)破產法實戰(zhàn):職工債權的認定和審查的典型案例
2022-03-09 23:22:34          來源:法制周報 | 編輯:李林俊 | 作者:譚曉東 | 點擊量:273979         

[案情簡介]:黃盛(化名)系永州某建設開發(fā)有限公司的總工程師,雙方簽訂了勞動合同,并約定工資標準為6000元/月。2008年2月,公司因承接的一項新的水電站開發(fā)項目缺少設計人員,又與黃盛簽訂一份《設計合同》,約定由黃盛組建設計團隊完成項目的設計工作。后公司因資金緊張,長期拖欠黃盛的工資和設計費用。2014年6月,經(jīng)永州市某縣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調解,確定公司應向黃盛支付欠付的工資額12萬元;同月,又經(jīng)過永州市某縣人民法院調解,確定公司應向黃盛支付設計費用140萬元(在調解書主文中使用了“設計工資”的表述)。2019年10月,因公司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,且明顯缺乏償債能力,永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受理公司的破產清算申請,并指定湖南瑞盈律師事務所擔任管理人。因公司對外負債較多,普通債權的清償率難以保證。黃盛向管理人提出債權申報,要求公司欠付其的設計費用140萬元以職工債權參與破產財產分配。管理人未核準黃盛提出的前述債權申報,黃盛遂向人民法院提起破產債權確認訴訟。

[分析與討論]:在企業(yè)破產清算過程中,債權人所享有的債權并不是以相同的順位參與受償。根據(jù)《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(yè)破產法》第113條的規(guī)定,職工債權優(yōu)先于普通債權參與破產財產分配,且前一順位的債權獲得足額受償后,后一順位的債權才能夠參與分配。在本案中,如果債權人黃盛申報的設計費用能夠被認定為職工債權,則可以獲得100%足額受償;若按普通債權受償,則清償率不足1%。因此,破產管理人對債權性質的審查和認定,將直接影響到債權人的債權清償率,在司法實踐中,應給予充分的重視。

參考本案提供的經(jīng)驗,破產管理人就職工債權進行審查和認定,應充分考量雙方法律關系的性質。一般認為,區(qū)別于一般民事法律關系,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的勞動關系,以雙方之間存在人身隸屬關系為前提。勞動者須遵守用人單位的各項規(guī)章制度,且在工作過程中須接受用人單位的管理和安排。在本案中,雖然永州市某縣人民法院的民事調解書主文中使用“設計工資”一詞,也不能當然推定雙方已經(jīng)形成勞動關系。

首先,根據(jù)《設計合同》第1條約定的“電站初步設計、技術設計和施工圖設計”不屬于雙方《勞動合同》約定的工作內容,其主要合同目的系完成特定的設計工作成果,并保證設計工作成果的質量,雙方在《設計合同》中共同確認了技術方案,約定了質量標準、驗收方式和質量保證條款。公司的主要合同義務是提供工作條件,完成配合事項,接受工作成果并支付報酬;黃盛的主要合同義務則是按照約定完成設計服務,向公司交付符合質量要求的設計工作成果。至于黃盛采取何種方式完成工作成果,不符合勞動合同的法律特征,應認定為技術服務合同法律關系。

其次,根據(jù)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》第79條、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》第5條的規(guī)定,人民法院審理勞動爭議案件,以勞動爭議仲裁程序為必要前置程序。在發(fā)生公司拖欠黃盛工資和設計費用的事實之后,黃盛就公司欠付自己的工資,向勞動爭議仲裁機構申請了勞動仲裁,而針對設計費用則向人民法院提起了民事訴訟。然而,在黃盛提起民事訴訟之前,并未向勞動爭議仲裁機構先行申請仲裁。同時,人民法院就涉案爭議的案由確定為“技術服務合同糾紛”,并非“拖欠勞動報酬糾紛”。黃盛與公司之間選擇通過“技術服務合同糾紛”的民事訴訟的方式解決爭議,且達成民事調解協(xié)議,雙方已經(jīng)就自身法律關系的性質進行了確認。

[審判結果和啟示]:黃盛提起破產債權確認訴訟后,永州市某區(qū)人民法院認定雙方不具備勞動關系,破產管理人作出的債權審查結論認定事實清楚,適用法律正確,駁回了黃盛提出的訴訟請求。黃盛不服一審判決結果,上訴至永州市中級人民法院,永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依法駁回其上訴,維持原判。

在本案中,如果將黃盛的設計費用確定為職工債權,使其獲得優(yōu)先受償權,不僅混淆法律關系的性質,也可能損害其他職工債權人和普通債權人的利益。在破產管理人依法就職工債權進行審查和認定的過程中,不能僅通過雙方訂立的合同名稱、相關法律文件中的詞匯表述武斷判斷雙方之間是否成立勞動關系,而應充分考量雙方在合同中約定的主要權利義務、雙方履行合同義務的具體過程、雙方所采取的爭議解決方式等因素進行綜合判定,確保破產債權審查的合法性和公正性。

作者系湖南瑞盈律師事務所律師 譚曉東  

(本文不代表本網(wǎng)觀點)

一審:李林俊

二審:伏志勇

三審:萬朝暉

責編:李林俊

來源:法制周報

關于我們-商務合作-法律聲明-聯(lián)系我們
廣告熱線:0731-84802118 湖南法治報官網(wǎng)ICP備案號:湘ICP備19000193號-3 版權所有:湖南金鷹報刊社有限責任公司《湖南法治報》 未經(jīng)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